说实在话,我虽然是土生土长的天水人,离麦积山风景名胜区说远不远,说近不近,然而,我去过麦积山石窟好多次了,但去石门山游玩,三十多年来,仅有两次。
*一次,是陪外地朋友去玩,当时上山的道路尚未硬化,弯弯曲曲,迂回缠绕,崎岖不平,我们为了赶路程,节省时间,多游几个周边景点,便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一趟下来,不知其所以然。第二次,也就是这次由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组织的采风活动,在诸多文朋诗友的陪伴下,一路上歌声依依,兴趣盎然,收获颇丰。
一、在路上
在前往石门的车上,我们德高望重的庞瑞琳会长,提前饶有风趣的介绍了“飞来峰”“聚仙桥”“映月湖”“石门夜月”等由来及民间传说,无形中触及了我内心对石门的向往和渴盼。一路上,初秋沿途美景,美不胜收,树影婆娑,群山环抱,蓝天白云,绿水环绕,露水晶莹,微风拂面,好一派生机勃勃、诗意盎然的气象。。、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程,晌午时分,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下车后,我们从后山进发,一路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享受着山花烂漫的喜悦,说说笑笑,谈天论地,追逐嬉戏,陶然自得。多半个小时后,我们到了石门的后山脚下,前面一条新修葺的水泥台阶,一米来宽,半米多窄,一阶压一阶,一阶抬一阶,沿着悬崖峭壁,蜿蜒盘旋至山顶,好一般鬼斧神工的“手艺”。
临近中午,众友三人一组,五人一伙,终于登上了石门山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山顶,极目远眺,身临其境,一种胜利的喜悦感油然而生。期间,我们沿途观赏了“映月湖”“五阳观”“观景台”等景点,品尝了五味子、山瓜、野石枣等美味。随后,我们结伴游览了石门诸山峰,拍摄了大量的精美照片,也收获了丰厚的采风成果。
下午2点半左右,天水师范学院历史系雍际春教授,风尘仆仆,不顾车马劳顿,趋车赶到放马滩景区,站在当年考古的现场,为我们实地讲授了天水放马滩墓葬群、文物出土及考古挖掘、整理等情况,并结合对放马滩出土的木简、陶件、纸质和木板地图等研究成果,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历史文化讲座,受益匪浅。
那天,仔细聆听了雍教授的现场授课,让平时热爱和关注西汉水文化(涉及木板地图水系)、先秦文化的我,茅塞顿开,醍醐灌顶,一语惊起梦中人。当天晚上,我翻出相关书籍和研究论文,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放马滩地图和先秦历史文化,提升了我的理论知识,打开了眼界,解开了许多阅读的盲点,真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是也!
二、映月湖
映月湖,咋一听来,多么美妙的一个名字,在临近石门的后山脚下,只要你有心去品,去悟,便可赏得这方美景。
在车上,经庞会长那么一说,我就有种急不可待的感觉。沐浴着初秋温暖的阳光,带着对映月湖神秘的向往,几个上山盘旋弯道后,车停在了一个视野开阔的路边。我们下了车,司机师傅指着山下,说那就是映月湖。来到崖边,举目向下张望,眼前的映月湖,着实让我有点失望,她和我想象中的景致判若两样。这里既没湖,也没水,没水岂能叫湖,没湖又岂能映月。我能看到的映月湖,其实就是一块被众山环抱的浅浅的盆地,盆地下面全是绿油油的草坪。
真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心中的映月湖,透着浪漫,裹着神秘。凭着想象,她应该是一个山涧湖泊,湖水清澈,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水鸟翔集的地方。然而,当我真正到了这里,我没有看到想象中波光粼粼的水色,没有看到美丽的湖泊。但是,当我全身心投入其中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的身心已被融化,这里,远离了城市的纷扰繁华,远离了车水马龙的熙攘喧闹;这里,能与鸟儿对话,向大山倾诉,来到映月湖,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或许,昔日她是另一番雅致的景象,真如她的名字一样,这里真有过湖水映月的美景,湛蓝的湖水一碧万顷,每到月圆时,一轮明月,从石门东山升起,映照着湖水,清风徐来,洒下银辉点点,风平水静,静影沉壁,所以才叫映月湖的。然而,眼下她却不尽人意,但她的名字已经在我的心中荡起了一波湖水,而且,湖水清冽,鱼儿畅游。
晚上回家,我查了映月湖的来历,她确实有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在宋康定二年八月十五日,嫦娥、八仙一行赴蟠桃大会回归,路行至此,嫦娥因酒力发作行走困难。这时正值万民昂首赏月之际,为了让嫦娥能顺利回宫,八仙们便在这里搭起了一座聚仙桥,嫦娥才化险为夷。从此,每逢中秋,为感谢八仙相助,嫦娥都要提前准备好佳肴,邀众仙聚在这里,品着茶酒,吃着仙果一起来赏月,当一轮圆月升起映入湖面时,清辉满湖,光影婆娑,仿佛整个宇宙都溶解在一片银色中,四周万籁无声,“映月湖”的佳景就这样形成了。
美丽的传说,都会带给我们传奇神秘的色彩,但也不失为真,距今九百多年过去了,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古人能够欣赏到的这种美景,今人是看不到了,看似有所失,但我们看到了古人看不到的另一番景象,不是又有所得吗?其实,生活也就是这样,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也常常孕育在得失之间。
眼前的映月湖,虽然名实不符,但确实算得上是一处世外桃源。景区虽小,可是景致不凡,在这里既可以饱览四周绵绵群峰的苍翠雄浑,又可以亲近并领略她的别致风光。但愿在不久的将来,这里水草丰盈,碧波荡漾,松涛如怒,带给我们一个名副其实的映月美景。
三、五阳观
在峰峦叠翠的掩映下,无意间闯入一方难得的佳境,实在是意想不到的收获。五阳观,就是在这种心情下,把我的无限思绪,拉了很长很长。
“日出五峰同朝阳,观其云海似蓬莱”。五阳观,位于石门山西麓(后山脚),因五座相连的山峰在太阳照射下,形成“五羊开泰”之祥瑞,故而得名。在五阳观周围,绵延起伏的群山交相呼应,山上遍布绿意葱茏的葳蕤森林,林带旁有绿草如茵的滩涂,沟壑清澈见底,溪流潺潺,松涛阵阵,山花烂漫,这里是我们户外人梦寐以求的世外桃源,一方净土。行走在弯弯曲曲的林间小路,满目苍翠,满心欢喜,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荡涤着心灵的污垢,让人有超凡脱俗之豁然,怡然自得之坦然。
在五阳观山脚右侧,一条盘山小径蜿蜒直达山顶。从这里上十八盘,山势陡峭,环绕攀登,蓝天白云映于林莽翠微之中,寒意阵阵,景色迷人。站在观内,仰望石门山,高峻雄壮,层峦叠翠,秀色宜人,百看不厌,石门山当之无愧的陇上“小黄山”。山高海拔二千多米,五座石峰如削,五阳观背山临水,置于群峰环抱之中,顺着陡峭山脊而建。
据考证,它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观前有山门和戏楼,戏楼前开阔的草坪上有一棵胸围4米、直径1.27米、高28米的大槐树,巍然挺立,人称“镇山槐”。据观内资料介绍,全山共建殿宇28座,全供奉道教神祗,建筑风格各具特色。北峰顶依山顺势古砖筑成一正方形平台,台中是一座歇山式重檐四面环廊建筑,这就是赵武殿,三面外墙安装着祖师转世、出家、修行、成道的琉璃浮雕连环图案,形象逼真,内容丰富,线条流畅。正面八扇门上雕刻着八仙献寿图,内有七尊塑像均为明代佳品。观内以中大殿和后大殿为主建筑,供奉着无量祖师塑像。殿前左右为钟鼓楼,两侧建有厢房,为道士居所。现仅存山门、戏楼为清乾隆末年(公元1795年)重修,其它均毁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又复修大殿并塑像彩绘。
据说,五阳观内原有不少经卷和符录,还有石刻、碑记和铭录、榜书、对联等,多为木刻,后遭人为破坏而全部散失。现观内存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11年)刻的“层峦耸翠”石碑一块,记载了当年捐资重修五阳观的状况和功德名录,碑体因保存不善,加之年久风化,大部分字迹模糊难辨。观内还存有刘道士录自五阳观大殿和戏楼上木刻对联四副,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石门山的夜月、白云、清风、山水等自然风光,表现出一种浓郁的仙风道骨的精气神。
四、石门山
在此之前,我想这一景点取名“石门”,应该有一道名副其实的门,依山而立,坚硬如磐石,硕大无比,厚重浑然天成,才可应得其名。然而,山下没有门,只有树,只有山,山连着山,树挨着树,群山环绕,郁郁葱葱,莽莽苍苍,一望无际。
麦积山石门景区,距天水市麦积区50公里。其山壁立如削,四周峭崖,只有一条小路连接南北两峰,两峰对峙,临空相望,酷似一道天然“石门”,故名石门山。石门山景色壮美,素有“小黄山”之称。景区内,植物种类异常丰富而茂盛,山上一些庙宇为明代重建,目前又在扩建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石门山定会是一处闻名遐迩的名胜景点。
其实,石门山系小陇山林区的余脉,蕴藏着得天独厚的动物资源,有我国南北兼备的各种野生植物百余种,其中有很多还是园林中的珍品。据景区资料得知,石门山由北峰、麒麟峰、南峰构成。北峰建有无量殿、灵官殿、文昌宫、三清殿、钟楼。麒麟峰建有圣母宫、三肖殿、三仙庵。南峰峰顶建有玉皇阁和三官殿。这些殿宇大多为明清重修,依山就势,错落有致风格纤巧,玲珑俊秀,很小的殿宇仅有5至6个平方米,在石门山的万绿丛中时隐时现,犹如一幅浓淡相宜,层次分明的山水国画,形成了石门山特有的风韵。
在当地,人们总结出“一楼、二洞、三奇、四杉、五兽、六珍、七花、八景”来赞美石门山。一楼系北峰的钏楼,楼内保存有康熙二十七年的大铁钟一只;二洞指麒麟峰崖壁间的两个山洞,一是盘古洞,内供女娲娘娘,另一个是药王洞,相传为药王孙思邈的游驻之处;三奇指峰奇、树奇、石奇,可与黄山之厅媲美;四杉为山上的四种珍贵杉树,即云杉、水杉、冷杉、红豆杉;五兽乃绶带、麂、麝、鹿、兔;六珍即祖师麻、木通、颉草、凉菌、松籽、花椒;七花乃琼花、玉兰、杜鹃、丁香、月秀、珍珠梅、秀线菊;八景为石门夜月、白鹿映门、幽道松涛、量天插云、鹫岭卧虎、峰顶盘龙、盘古悬洞、天门观云等,其中尤以“石门夜月”和“白鹿映门”景色奇妙,传说动人,引人入胜。
在石门山南北峰之间,有一厦亭木栏,玲珑俊逸的飞桥,名曰“聚仙桥”。桥厦亭上有清代文人张世英“陇月先得”之匾,是为“石门夜月”之景所题。石门夜月,被称为“秦州十景”之一,也被人们誉为“甘肃的小黄山”,石门山的景中奇葩。每逢中秋远眺,皓月自东方冉冉升起,似玉盘腾空,恰镌两峰之间,皎光四射,格外分明。
“石门夜月”的传说,与“映月湖”的传说颇为相似,两者本来就出自同一“事件”,然而故事是美丽的,神奇的,值得我们惬意去品评。相传,在宋康定二年八月十五日,嫦娥、八仙一行赴蟠桃大会回归,路行至此,嫦娥因酒力发作不能行走。这时正值万民昂首赏月之际,为了替嫦娥掩饰,八仙分别从黄山、泰山、峨嵋、华山、青城提、携、抱、负了峰、松、石、土布成了石门山,何仙姑还将手中的量天尺变成高入云际的量天树,遮住了月光。这事引起了吴刚的不满,他抡起折桂大斧,将山劈作两半,形成了石门山的南北峰。吴刚的斧响彻云霄,惊醒了酒醉中的嫦蛾,她慌忙从吴刚劈开的缺口中,升上月宫,脸上还红泛着酒意。众仙们忙用树枝鲜花搭桥仰望,这就是聚仙桥的来历。从此,每逢中秋,面带红晕的嫦娥都要到聚仙桥观望。这时的月亮浮在石门南北峰中间,清辉满山,树影婆娑,仿佛整个宇宙都溶解在一片银色中,四周万籁无声,形成了“石门夜月”之佳景。
“白鹿映门”美妙的传说。相传,很早以前,有一云游道人牵着一头白鹿到此,求得一个长圆形的大棒槌,撞开了石门,进门后只见石桌上堆满了金银,于是扔掉了棒槌和白鹿,去拿金银。未等伸手,忽听雷声大作,地动山摇,道士慌忙夺门而逃,刚出石门,轰然一声,石门已紧闭,小白鹿也不知去向,事后才发现拓印在石门石壁上了。从此,石门永远是“实门”了,有点可望而不可启之意。
在石门山,这两个扣人心弦放的美丽神话传说,为石门这一景区增添了无限魅力。但实际上,石门山南北峰并非吴刚所劈,而是由于地壳下陷、岩层断裂所致。聚仙桥也非仙人搭造,而是南宋淳熙年月亮在石门山南北峰之间的聚仙桥上方飘浮之奇观,足以证明了石门列峰排空,林木参天,蓊翳深邃的境界了。这些传说,纯属人们对此美景困惑、迷惘、百思不解,于是借助于想象,编成美妙的神话传说来表达某种愿望,广为流传于后世,却无意间为后人留下丰富的民俗文化。
五、放马滩木板地图
放马滩,又名牧马滩,因传说秦始皇先祖赢非子在此地为周王室牧马而得名,当地有“天水放马滩,云梦睡虎地”之称。
放马滩景区碧野连天,风景优美,气候温和湿润,奇峰林立,层峦叠嶂,鸟语花香,溪水潺潺,芦苇丛生,景区方园十余里,有“九滩十八湾”之称。在长达十余里峡谷内,有药王洞、七女峰、南天一柱、玄武峰、牧马滩、仙人洞、聚仙桥等20多处自然景点。近年来,该景区与周边的十八罗汉峰、仙人崖、交龙寺、净土寺连为一体,组成陇上新的揽胜之地,成为天水麦积*森林公园的主要景区之一,也是天水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
治疗癫痫病的正规医院在哪里沈阳治疗癫痫病哪家医院比较实惠成年人癫痫的急救方法南昌好的癫痫病医院是哪个